凌晨三点的上海陆家嘴,陈默的显示器仍亮着刺眼的红光。这个32岁的配资操盘手正在用六块屏幕监控着横跨三个时区的资金流动,手边咖啡杯沿的口红印早已干涸——那是妻子昨晚留下的抗议印记。
『无息外盘配资』的广告在暗网上像野草般疯长,陈默却清楚这不过是资本游戏的糖衣。他见过温州老板抵押厂房加杠杆做空港股,也处理过大学生用校园贷本金豪赌美股期权爆仓的残局。当某私募大佬的账户在昨夜爆出2.3亿穿仓时,他默默将客户分成了ABCD四类:A类收割别人,D类注定被收割。
这个毕业于复旦数学系的寒门子弟,如今掌握着38亿资金池的阀门。他的西装内袋永远装着两样东西:计算隐含波动率的石墨铅笔,和一张女儿画的『爸爸回家吃饭』的蜡笔画。在芝加哥大宗商品交易所闭市与伦敦金交所开市的间隙,他会躲在消防通道抽支烟,用手机查看女儿幼儿园的监控画面。
『真正的无息是不存在的』,陈默在给新人的培训手册扉页写道,『所有命运馈赠的杠杆,早就在暗盘标好了利息』。当监管风暴来临那天,这个行业里最先嗅到危险的,往往是那些还保留着痛觉神经的人。
评论
韭菜盒子Jake
作者把资本市场的血腥味写得太真实了,看完摸了摸自己的账户余额
K线诗人阿伟
陈默这个角色让我想起《大空头》里的Dr.Burry,都是数字时代的先知与囚徒
天台常客Leo
D类客户前来报到!原来我们这种人在操盘手眼里早被标记好了
期货小魔女
消防通道那段破防了,金融民工谁不是带着软肋在刀尖跳舞
量化老白干
建议加更陈默的大学时代,想看他如何从数学天才变成资本屠夫